第一百零三章 刘家兴捡到一个女儿-《丝路风情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春节前的南浔镇的晚上,灯红酒绿,各家商家张灯结彩,道路两旁各种各样的小摊贩琳琅满目。“咄咄咄,咄咄咄”挑着担子的是卖小馄饨的,门口放了个小灶,香气扑鼻,热气滚滚的,是卖热豆腐干的,几个男女青年站在热豆腐干摊贩前端着个小盘子,用竹签戳着热气腾腾的豆腐干沾着辣椒酱,吃的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这里,好像没有贫富差异;这里,现在好像不是严寒的冬天。

    书场里,男女“双挡”的苏州评弹,悠扬柔情的琵琶和三弦声,和零星的鞭炮声,构成了这江南小镇夜晚特有的风景线。

    董兰兰挽着王雅明的手臂,从戏馆出来。

    王雅明笑着说:这里的夜晚,不亚于上海的“城隍庙”。

    董兰兰笑着说:南浔镇的夜晚平时也差不多,现在要过节了,人更多了。

    王雅明笑着说:在这里好像看不到什么穷人。

    董兰兰得意的说:我们南浔镇啊,历来就富得冒油,富可敌国。历史上就有“九里三阁老、十里三尚书”之称,还有“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”的百余家丝商。

    王雅明笑着问道:“那你家属于象、牛,还是金黄狗呀?哈哈。”

    董兰兰笑着说:我家呀,哪像小莹姐家呀。她家呀属于“象”,而我家呀,只得属于“金黄狗”。

    王雅明惊讶地说:噢,那也很不简单了。

    董兰兰又笑着说:南浔啊,历来有三多,就是做生意的人家多;大户人家,有钱的人家多;还有文人和做官的多。

    王雅明笑着说:看来,我还得要好好的认识南浔呢。

    董兰兰有笑着问道:哎,雅明哥,您想不想吃点什么东西吗?

    王雅明笑着说:要不来几块热豆腐干,看了也有点诱人,尝尝味道。

    他们要了两碟,才两个铜板,董兰兰付了钱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