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第一桶金-《丝路风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家兴微笑着点点头。道:好吧。

    在紫罗兰咖啡馆里的一个包厢里,刘家兴在和那人侃侃而谈。

    那人道:鄙人姓汤,名保和,钱塘人士,现是一位法国买办。今天有幸与先生相识,不知先生是何方人士,尊姓大名。

    刘家兴笑着说:看上去汤先生比我年长,理应叫汤兄才是。小弟是湖州府南浔人士。姓刘,名家兴。我也曾在法兰西的马赛留洋两年。

    汤保和笑道:那太巧了,法兰西也好,湖州府也好,我们可谓是个老乡啊。哈哈。

    刘家兴笑道:那倒也是,倒也是。

    汤保和笑着又问道:那不知小弟是否专做丝绸生意?或者还做其他?

    刘家兴道:我家几代主要做丝绸生意也兼做其他。家父是“刘顺恒丝行”的老总刘顺生。现在嘛,我也刚刚开始接手家业,主要做丝绸为主。

    汤保和笑着道:哦,原来是这样啊,其实“刘顺恒丝行”我们也早有所闻,没想到就那么巧,今天在这里相遇。不知你们时下还有没有现货?

    刘家兴道:现货倒是还有,但就是还需要一周之久。

    汤保和笑着问道:不知数量有多少?

    刘家兴道:目前可以保证的有1200个。

    汤保和笑着道:那这样,同洋行今天的价格,全销与我们。我们不从洋行进货,也少了一个差价,我们出去的关税,你不用考虑,我们可以通过环节解决。现在就可以和你把契约签下来,先付你五十万定金。

    刘家兴一听傻了眼。笑着道:汤兄与我初次相见,就不怕我拿了银票逃了不成?

    汤保和哈哈大笑。道:生意场上不讲信誉还能生存下去?何况“刘顺恒丝行”的信誉,上海那家洋行不知?我不怕,我不怕。

    于是,俩人当场签好了契约,汤保和也付了定金。

    第二天中午,船队到达南浔码头,刘家兴付了船费,又给了赏钱。

    船家对刘家兴千谢万谢。

    刘家兴告诉船家,三天后继续装货。然后没有回家,直接去了辑里村。

    刘家兴找到了姚长根,首先拿出一张10的银票给姚长根。姚长根接过银票奇怪地问道:侄女婿,你这是干什么?

    刘家兴笑道:叔叔,这次多亏您帮了大忙,这点是给的您酬劳。

    姚长根道:哪里哪里,跑跑腿,是举手之劳之事,谈不上帮忙。都是自己人,没必要那么客气。再说,10两银子,也太吓人了,我这个家也不值10两银子啊。

    刘家兴笑道:话不能这么说,有时候一句话,一个点子,可以让一家公司立刻飞黄腾达,他所产生的价值不能以工作的多少来衡量的。

    俩人把银票推来推去。

    最后,刘家兴说:叔叔,您真的不必客气,还是拿着。我还有事和您商量呢,还少不了您的费心。晚上啊,还得麻烦您通知各家,加班加点,三天之内把所有的丝全交上,三天后晚上全部装船。

    姚长根拿着银票,笑嘻嘻地道:放心,这没有问题,没有问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